發布時間: 2021-12-15 閱讀次數: 5351次
根據應急通信功能結構圖,可能要分成36種應急通信系統,但是,其中有一些通信使用要求類似,有一些通信要求可以由公用通信系統支持。所以,實際上需要的應急通信系統種類不會這么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應急通信不是一種而是多種通信系統。
關于應急通信指揮車的使用要求
目前,我國已經認識到應急通信系統的重要性,因此我國各個部門已經配置了不少應急通信系統和設備,并且積累了相當的使用經驗。但是,對于應急通信的功能需求和系統建設目前仍存在不少值得討論的問題。例如:在國務院應急辦主持召開的一次應急通信系統鑒定會上,******許多部門的應急通信主管人士參加會議,并討論了許多基本問題,其中包括下列這些問題。
1.應急通信是否需要“動中通”
有人說:現有的衛星通信車輛在砂石路面上移動過程中通信時斷時續,不能滿足使用要求;有人說:到達目的地靜止通信就足夠了,在砂石路面上“動中通”沒必要,也無法實現。
2.應急通信究竟需要什么樣的車輛
有人說:通信車要保障足夠的容積、載荷和越野性能。有人說:現在根本不存在這種車輛。
3.應急通信是否需要加密
有人說:應急通信不需要加密。有人說:應急通信必須加密。有人說:按現在的規定,應急通信不管如何加密都是違反規定的。
4.應急通信究竟寬帶化或者窄帶化
有人說應急通信應當窄帶化,以求簡化;又有人說應急通信應當寬帶化,以求完善;還有人說應當把窄帶業務與寬帶業務分開,否則什么樣的通信設備都不能滿足要求。
5.關于圖像業務需要什么樣的業務質量
一種使用要求是保障動態圖像業務,而且要求廣播級動態圖像業務;另一種使用要求是沒必要保障廣播級動態圖像業務,只要提供高清晰度靜態圖像業務就可以了,例如災情評估。
可見,我國應急通信界對于應急通信設施某些使用要求還沒有統一。可惜的是應急通信主管人士對于應急通信使用總體要求尚未予以充分關注,因而對于各種應急通信的使用總體要求未作全面深入地討論。其后果可能導致應急通信技術體制存在著嚴重缺陷。
突發事件發生之前對于應急通信的需求編輯
在應急概念討論中已經說明,所有突發事件都需要事先監視和預測。這樣做的目的是盡可提前發出可能發生突發事件的預測,盡可能快地發現和證明災害已經發生。這就需要通信系統支持突發事件監視和預測系統。
突發事件發生之前,對于應急通信的需求可以分為兩類:******重大突發事件監視和預測,地方多發突發事件的日常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包括:地震、水災、火災、疫情、恐怖事件等;地方多發突發事件包括:地方性的刑事案件、政治動亂、恐怖事件等。這些監視和預測都需要通信系統支持。
(1)支持預測和確認*********重大突發事件。
(2)電信業務:主要是大量的數據業務。
(3)工作環境:建設各級政府部門的固定監視和預測中心,監視和預測中心能夠采集來自全國的監視和測量數據。
(4)設計目標:保證業務質量,盡可能提高網絡資源利用效率,盡可能改善電信網絡安全性,信息內容盡可能保密。
(5)使用配置:******各級政府縱向管理,各級政府監視和測量本轄區是否發生了突發事件;政府各個職能部門橫向管理,政府各個職能部門監視和測量相關職能方面是否發生了突發事件。可見這種監視和測量是涉及到多個******部門,通過縱橫兩條線進行監視和測量,縱橫管理線朂后歸結到中央政府。
2.支持地方多發突發事件的通信系統需求
(1)基本用途:支持發現和處理本地多發突發事件。
(2)電信業務
-報警業務:固定電話、固定傳真、移動電話;話務量要求滿足整個城市或者整個管轄區域的報警需要。
-處警業務:數據、電視、固定電話、固定傳真、移動電話;話務量要求滿足整個城市或者整個管轄區域的處警需要。
(3)工作環境:建設固定指揮中心,保障指揮中心能夠溝通整個城市或管轄區域。
(4)設計目標:保證業務質量、盡可能提高網絡資源利用效率、盡可能改善電信網絡安全性、信息內容盡可能保密。
(5)使用配置:各個城市或者各個管轄區域獨立管理,例行向直接上級請示上報,與相鄰城市或者區域協同配合。
突發事件發生之后支持搶救工作的應急通信需求編輯
在應急概念討論中已經說明,突發事件發生之后的******要務無疑是搶救。其間可能出現異乎尋常的大量的組織工作。突發事件發生之后的搶救工作是一種短期的、需要廣泛協同的、高強度群體行為。這就要求應急通信系統必須能夠有效地支持這些搶救工作。
突發事件發生之后,對于應急通信的需求可以分為5類。
1.支持災區更高指揮員實施現場指揮的通信系統需求
(1)基本用途:支持災區更高指揮員實施現場指揮。
(2)電信業務:固定電話、固定會議電話、電視、圖像;業務量要求確實保障災區現場更高指揮員的需要。
(3)工作環境:配置專用機動指揮所,以指揮所為中心覆蓋整個災區,指揮所有參與現場搶救的群體;同時能夠與中央和附近的市政府、省政府及軍事基地保持熱線通信。
(4)設計目標:保證業務質量、保證信息內容安全、盡可能改善電信網絡安全性、盡可能提高網絡資源利用效率。
(5)使用配置:一個災區只設置一個現場搶救更高指揮所,配置一個支持更高指揮的應急通信網絡。
2.支持現場搶救的通信系統需要
(1)基本用途:支持現場搶救指揮員實施指揮。
(2)電信業務:移動電話業務。
(3)工作環境:實施搶救的有限區域,搶救人員隨身攜帶。
(4)設計目標:保證電話質量,設備盡可能輕便。
(5)使用配置:每一個搶救群體配置一套,支持現場搶救群體的*********與群體成員之間協調。
3.現場電視轉播系統需求
(1)基本用途:支持轉播現場狀況。
(2)電信業務:現場電視業務。
(3)工作環境:災區現場狀況錄像轉播。
(4)設計目標:保證電視質量,設備盡可能輕便。
(5)使用配置:一個災區配置幾套錄像轉播系統,提供中央電視臺的節目供選擇。
4.災區現場應急通信技術支持系統的需要
(1)基本用途:支持異頻和異制電臺之間互通、入網和延長傳輸距離。
(2)電信業務:現存的各種軍用或民用列裝電臺業務。
(3)工作環境:災區現場。
(4)設計目標:保證互通功能,設備盡可能輕便。
(5)使用配置:根據需要,一個災區配置幾套機動技術支持車輛。
5.災區群眾自救和呼救應急通信需求
(1)基本用途:支持災區群眾自救和呼救。
(2)電信業務:電話和各種可能的呼救信號。
(3)工作環境:災區現場。
(4)設計目標:采用各種可能的設施,發送盡可能多的呼救信號。
(5)使用配置:利用所有可能使用的設施。
6.災區群眾對外通信的需求
(1)如果突發事件未徹底破壞本地公用電信網絡,這時災區群眾對外通信主要依靠殘存的公用電信網絡資源。不過,這時的災區搶救指揮也要首先爭用這些珍貴的電信網絡資源。所以,各個電信公司必須另外補充通信容量。
(2)如果突發事件徹底破壞了本地公用電信網絡,這時,公用電信公司必須配置機動電信網絡來臨時消除通信盲區。
電話咨詢
在線咨詢
掃描二維碼